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观测卫星数据显示,2012年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空洞平均面积约为1790万平方公里,为近20年来第二低。NOAA和NASA的科学家认为,造成今年南极臭氧空洞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南极高空大气温度相对较温暖,有利于臭氧的稳定。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位于地球上空20-50公里的大气中,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短波紫外线,像“防护伞”一样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排放的氟利昂等氯氟烃类物质引起臭氧大量分解,南极上空开始出现了臭氧空洞,在2000年达到最大(2990万平方公里)。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相继达成《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限制氯氟烃等臭氧层消耗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尽管近年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有减小迹象,但科学家们表示,因为氟利昂等氯氟烃类物质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南极臭氧层开始恢复可能要等到10年之后,到2060年前后才能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